青青是家中的長女,媽媽來自東南亞,爸爸是位嚴父,在家中有著高度的權威,爸媽都重視長幼有序的觀念,所以要求弟弟妹妹一定要稱呼青青「大姐」,並將照顧弟妹及幫忙家務的工作交付她,她也一直相當盡責和稱職。
她直到國小三年級參加佈道所的課輔班,才正式和教會接觸,起初出席狀況不太穩定,配合度也不高,我還曾經為了找到翹課、躲藏家中、拒接電話的她,暫時放下其他學生,騎著腳踏車四處找人,最後在被她反鎖的房門口,恩威並施地對她曉以大義,她才好不容易走出房門,回到教會上課;但打從那次的壯烈事件之後,青青學到了功課,從此一直穩定地帶著小她一歲的妹妹參加課輔,不再逃避。直到如今,我們倆談起這件事,都不禁莞爾一笑。
那年寒假,她漸漸地發現班上其他參加主日聚會的同學們,學會彈奏多種樂器,懷著欽羨的心,她有了突破,開始參加聚會,當時還很木訥的她,也終於鼓起勇氣加入了敬拜小組,然而任誰都沒想到迎面而來的竟是如此大的考驗----她似乎是個毫無節奏感的人!每次練習鈴鼓,只要音樂聲一出現,她總是不規律地拖著長短不一的拍子……雖然我們都知道她真的、真的、真的非常的認真,但儘管怎麼努力,始終無法跟上節奏。
在頻繁的練習中,日子一天天的過去,但她的情況竟絲毫沒有改變,她雖然沮喪,卻沒有放棄;但她認真的態度大家都看在眼裡,因此不斷地求主耶穌賜給她所需要的恩賜。「凡等候耶和華,心裏尋求他的,耶和華必施恩給他。」(哀3:25)感謝上帝,她終究得著了從主而來的音樂恩賜!現在的她,除了將妹妹領耶穌面前,也天天忠心地練鋼琴,單單要敬拜主。
有了主愛的她,經歷許多轉變,從原本被忽視的醜小鴨,成了羽翼豐潤的天鵝,有著清晰的思路,良好的表達能力,比以往更有自信,學習態度更是可圈可點;過去的不如意,反成了一頁頁美好的見證。
但即便她已一次次地突破眼前的困境,直到如今,她的肩頭似乎仍被無形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…..每週五的禱告會,她們姐妹常在我抱著她們為家庭禱告時,忍不住留下淚來…..從家庭而來的重擔,一直是她們心頭的傷痛。
爸媽原本就常因經濟壓力、喝酒的問題爭吵,也在不經意間遷怒她們姐妹倆,再加上家中重男輕女的觀念,只要小她們兩、三歲的弟弟出了狀況,弟弟自己非但不用負責,反倒是兩個姐姐被處罰。長久下來,她們心裡真的有很多很委屈;還好,她們的心中有主耶穌,也知道主有多麼的愛她們、肯定她們,使他們不致灰心喪志!
2008年聖誕節,青青滿懷期待地參加了浸禮特別聚會,想藉著浸禮公開宣告她跟隨耶穌的決心,但坐在角落的她,頭沉得越來越低,最後,她含著淚,黯然退出了浸禮,深怕自己的舉動激怒父親,而導致連鎖效應,迫使自己和弟弟妹妹再也不能進出教會。
一心期待家人信主的我們,為了邀請家長走進教會,特別在2009年11月辦了「音樂發表會」。期待得到父母肯定的青青,在投影片中寫下了這段話:
「親愛的爸爸、媽媽:雖然我不知道您們是否會參加今天的發表會?但我好希望您們能出席,也希望您們看到我和妹妹的表現時,能感到驕傲、高興,並以我們為榮。更希望您們也能認識耶穌,因為唯有祂是真神!」
那天精心預備演奏內容的她們姐妹倆,不時向門外張望,但至終還是失望了,她們的父母都沒出席當天的聚會。但,我們知道,最愛我們的天父—祂來了,祂絕不吝於給予她們掌聲,且絕對以她們姐妹倆為榮!
青青依然在等待,等待得到父母的鼓勵與肯定,更等待父親同意她受浸跟隨耶穌。在這等待的日子中,她每天仍忠心地靈修、禱告、練琴,不停地裝備自己成為合乎主用的小使女。
「看哪,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,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。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。」(瑪拉基書4:5-6)